专家团队

姓  名:

刘小光

职  称:

高工

研究方向:

河湖生态演变与保护

邮  箱:

lxgwhu@foxmail.com

联系方式

027- 82926837


一、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河湖水生态演变、环境与生态水动力学等领域研究,研究方向为水生态演变模拟与保护、岸滩植被演替与修复、河湖岸线保护与高效利用等。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费、国重实验室开放课题等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第一/通讯9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长江水利委员会青年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2人。


二、学习及工作经历

202212-至今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高级工程师;

202009-202212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工程师;

201509-202008     武汉大学,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博士;

201109-201506     武汉大学,工程力学,本科;

 

三、获奖情况

(1)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长江中游岸滩植被与航道整治构筑物耦合特征及生态治理技术,中国航海学会,2022,4/10;

(2)长江水利委员会青年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河湖岸滩复杂水流条件下典型生物颗粒迁移扩散理论与模型研究,长江水利委员会,2023,1/7;

(3)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基于滩-槽生态连通修复的河道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长江水利委员会,2024,7/15;

 

四、学术兼职

 

五、代表性论著

(1)刘小光*,柴朝晖,姚仕明等,湖泊与河流水文连通量化计算模型及其应用[J],湖泊科学, 2024, 42(5).

(2)刘小光*,柴朝晖,朱孔贤,长江中游通江故道水环境特征及其与浮游植物群落的关联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4, 35(7).

(3)曾玉红, 刘小光. 水环境中植物繁殖体传播动力学过程与迁移模型[M]. 武汉市:科学出版社. 2022.

(4)Liu X, Zeng Y, Wang J. Diffusion properties of buoyant particle cluster in open channel flow with emergent rigid vegetation. Ecohydrology, 2024, 17(3), e2628.


六、科研项目

 

专利软著

 

八、标准规范

 


河流研究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黄浦大街289号 电话:027-82927562 传真:027-82926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