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研究所

       河流研究所,隶属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成立于1953年,主要为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从事长江保护、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提供河流专业的科技支撑、是水利部长江中下游河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依托专业、长江技术经济学会流域河湖保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的维护单位。

       主要从事河流动力学基本理论、河道演变与整治、防洪减灾、工程泥沙、流域来沙与泥沙资源化利用、河湖保护与生态修复、水利血防、智慧水利、水利体制机制等研究。近10年,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专项等国家及省部级、重大工程专题研究项目3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近40项,其他科技奖励近百项。

       承担和参与了长江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河道治理规划、采砂规划、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等数十项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了长江中下游荆江、马鞍山、镇扬等重点河段的河势控制与护岸工程设计工作,承担了流域内外工程泥沙、洪水影响评价、采砂论证及评估、河湖长制、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水库调度、水库清淤、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数字孪生、水利政策法规等科技服务与咨询项目数千项,并参与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行政监督检查工作。

       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河工模型——长江防洪模型,现有试验大厅8座,总面积超10万m2,拥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先进的试验基础设施与测控设备,以及多套自主研发的水沙数学模型和河流数值模拟信息化平台。

治江支撑

为治江事业提供坚实科技支撑是河流研究所人始终不变的初心使命。河流研究所牢牢扛起水利人防汛抗旱的职责,在历次水利救灾和急难险重任务中迎难而上,积极做好技术援助和科技支撑。团队自主开发的堤坝溃决模型,为2018年金沙江和雅江的“两江堰塞湖”重大险情的应急处置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2020年长江流域性大洪水,工作室派员10余人次,在湖南省堤防巡堤查险工作达37天,暗访督查堤防2014.6km,进行高频次、无遗漏的督查检查和反馈整改,确保了问题和险情的早发现早上报早诊治。集体获得2018年堰塞湖险情处置暨防汛抗旱工作先进集体、2020年防汛督查先进集体等荣誉,5名成员获先进个人称号。

治江1.png 治江2.png

科研条件
技术服务
河流研究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黄浦大街289号 电话:027-82927562 传真:027-82926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