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环境下三峡水库库周屏障带水土过程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获奖名称: 变化环境下三峡水库库周屏障带水土过程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获奖等级: 二等奖
获奖类别: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
授奖单位: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完成单位: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三峡大学、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重庆师范大学
获奖年度: 2024
获奖人员: 张冠华、鲍玉海、黄金权、肖海、贾海燕、韦杰、邹曦、李力、李林宝、夏栋、陈蝶、夏振尧
成果简介:三峡库区库周屏障带包括受库区移民政策及工程蓄水影响最直接的坡地(坡)、库岸(岸)、消落带(带)等水土过程关键带,屏障带内地形复杂、景观破碎,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是库区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最为集中的区域。不同关键带水土过程主控因素差异显著,降雨径流、波浪、水位消长和重力等复合侵蚀营力多向交替作用,进一步加剧了水土过程驱动机制的复杂性,而相应的机理机制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导致区域水土流失系统治理及其综合调控面临极大挑战。因此,面向长江大保护和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需求,本研究聚焦水库建成运行后的环境影响核心区—库周屏障带,从理论层面揭示其水土过程的生境要素时空演变规律及关键水土过程变化与响应机制;从技术层面研发了分别针对坡、岸、带的“大横坡+小顺坡”有限顺坡耕作模式、工程措施构造植被生境的分区固土护岸模式、基于适生物种选育‒土壤基质保育‒植被格局优化的消落带近自然生态恢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集成构建了库周“坡‒岸‒带”系统治理模式和水土过程立体调控技术体系,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大型水库生态系统健康维持及可持续管理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