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基研究所
全级配混凝土徐变试验机
全级配混凝土冻融试验机
全级配混凝土冻融试验机
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
深部岩体地球物理综合测井技术

岩基研究所:是在1958年原国家科委“三峡岩基专题组”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是我国最早开展岩石力学研究的单位, 是“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的主要支撑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挂靠单位之一、“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及“湖北省力学学会试验力学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
现有职工60余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0人,高级工程师28人,博士与硕士学位35人。岩基研究所下设岩石力学性质与结构模型、工程岩体力学特性、岩体初始应力(即地应力)分析理论与测试技术、岩体工程数值模拟与仿真、工程岩体加固、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理论与测试技术、重庆岩基研究中心等研究方向和专业研究室。
拥有MTS、RMT岩石三轴试验系统、RLW-2000岩石高应力流变试验系统、RJY-15软岩剪切流变试验仪、YLB-60高应力现场岩体流变试验系统、YXSW-30现场岩体真三轴试验系统、柔性与刚性钻孔膨计等系列岩石力学室内与现场试验设备,深孔与浅孔应力解除法、水压致裂法等系列岩体初始应力测试设备、钻孔声学成像系统、多功能电阻率成像仪、探地雷达系统、TSP200隧洞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大地电磁探测系统等先进的无损测试设备系列,包括GSM湿磨细水泥技术在内的全套水泥、 化学及复合灌浆技术与设备、ABAQUS、MARC、ANSYS、FLAC、GEO-SLOPE、KEYBLOCK、DDA等大型软件及并行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等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50多年来,全过程地承担完成了三峡、丹江口、葛洲坝、隔河岩、水布垭、构皮滩、彭水、亭子口、乌东德等长江流域大型水电工程的岩石力学科研工作。
承担完成了四川锦屏、白鹤滩、西藏拉洛、新疆下坂地、天荒坪抽水蓄能、惠州抽水蓄能、引额济乌、引汉济渭、吉林中部调水等百余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和京珠高速、宜巴高速、舟山大桥、沪蓉四渡河大桥、湖南矮寨大桥、宜万铁路、京广高铁、香港地铁隧道、重庆跨江隧道、田湾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大冶铁矿、莱芜铁矿、淮南煤矿、平顶山煤矿、湛江石油储库、珠海BP储气库等多个行业近百项重大工程的岩石力学研究与咨询工作。
承担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面上及部委基金30余项。主编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4-2001)及行业设计手册《水工设计手册》(第二版)基础理论卷岩石力学章内容,参编国家和行业标准6部。撰写《水工岩石力学》、《工程岩石力学》、《三峡工程中的岩石力学理论与实践》等专著10余部。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

主要业务范围

(1)岩石(体)力学特性与基本理论 岩石基本物理力学特性;岩石(体)强度理论与本构关系;岩石动力特性;岩石与结构面流变特性;复杂岩体宏观力学参数。

(2)岩体力学试验与测试 现场岩体强度与变形特性试验;钻孔变形试验与压水试验; 岩体地应力场测试与分析;工程岩体质量评价与岩体分级;岩土工程安全监测与评价;岩土工程施工质量检测及评估。

(3)数值模拟和计算分析 水工程坝基、边坡与地下洞室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价;区域应力场模拟及反演分析;岩体渗流场模拟;基于非连续变形分析的岩体工程安全评价。

(4)物理模型试验技术 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大型岩土离心模型试;水工结构力学物理模型试验;水工结构流激振动模型试验;桥梁隧道锚等大型岩土工程原位模型试验大。

(5)岩石工程加固及处理 岩体水泥灌浆材料与灌浆技术;湿磨细水泥灌浆技术与制备技术;化学灌浆材料与灌浆技术;岩土锚固技术与作用机理;岩土加固结构体系健康诊断与控制。

(6)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理论与测试技术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锚杆、锚索锚固质量无损检测;结构混凝土质量检测;岩溶等不良地质探测;钻孔岩体结构精细探测;岩土体动力学参数测试。

(7)工程咨询 病险水库安全鉴定和加固处理;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岩体边坡工程与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