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条件

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托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建设。实验室于2011年12月获湖北省科技厅批复,2014年9月通过建设期验收。 实验室围绕湖北省及长江流域水利发展的科技需求,致力于流域水循环与水旱灾害、水资源综合管理与配置、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治理、 水工程生态影响、水土保持与流域生态恢复、水利信息化与环境遥感等领域的研究,为湖北省及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研究方向:结合国家需求、湖北省水利建设与长江科学院学科发展情况,实验室设置了流域水循环规律与水旱灾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与优化配置、流域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 水工生态影响与生态水工、水利信息化与环境遥感等5个研究方向。
人才队伍:实验室已形成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博士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70余人,博士化率达到80%,基本形成了一支精英荟萃、 实力雄厚、专业齐全、学科交叉、结构合理、凝聚力强、交叉协作、能打硬仗的科研队伍。
业绩成果:实验室筹建以来,围绕湖北省、长江流域水利发展的科技需求,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软科学、水利部公益向行业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近300项,总经费达29000余万元;获得60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等243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170余篇),出版专著17本。在流域水循环分布式模拟、水旱灾害评估和预报、水资源综合管理、梯级水库联合优化调度、河流健康评价、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防控、数字流域与仿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水平在国内处于先进或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