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线水源公司)组织召开数字孪生丹江口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成果专题研讨会。会议由中线水源公司总经理李飞主持,副总经理丁洪亮、李全宏参加会议。水环境所所长林莉受邀参会。
会上,水环境所模拟室副主任靖争作题为《数字孪生丹江口先行先试建设项目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研发及验证》的专题汇报,系统介绍了模型研发背景、技术原理、构建路径、验证过程及阶段性应用成果。与会代表就模型优化方向、数据支撑需求及实际应用场景等展开深入交流,并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的意见建议。
李飞表示,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先行先试成果得到各方高度肯定,其中构建的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深度结合深水型水源水库特点,支撑数字孪生水质“四预”业务应用成效显著,受到广泛关注。下一步需持续完善模型功能,强化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提升算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更好支撑水质安全管理与科学决策。
林莉感谢中线水源公司及各参建单位对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研发的长期支持。她表示,下一步将贯彻落实2024年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现场会要求,高标准推进数字孪生丹江口二期水质板块建设,持续开展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技术攻关与自主研发,全面提升模型精度与可靠性,打造具有长江委特色的数字孪生模型,为中线水源水质安全保障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多年来,水环境所深耕数字孪生研究领域,全力攻关三维水动力水质核心模型、水质四预功能开发,以及水质与数字防洪、供水业务协同等难点工作与技术瓶颈,主编了国内首个数字孪生水利团体标准《数字孪生湖库水质管理系统设计技术导则》,出版了首部水质安全数字孪生专著,取得了论文、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20余项科研成果,在数字孪生丹江口、三峡、南水北调中线等三维水质模型研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未来,水环境所将继续秉持“崇德尚水 求是创新”优良传统,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交流,不断吸收先进理念和技术,进一步优化模型性能,拓展模型应用范围,为不断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流域治理管理能力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中线水源公司技术发展部、供水管理部、库区管理部,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长科院水环境所、水力学所等单位代表共2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