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概况
  • 土壤侵蚀研究团队
  • 现有在编职工10名,另有在站博士后2人。在编职工中拥有正高资格人员4人,副高资格人员5人;博士研究生学历10人,其中博士后2人(含留学归国博士后1人)。科室(团队)现有水利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1人、湖北省青年科技人才晨光托举工程1人、武汉英才计划1人;科室(团队)1人被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人荣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青年科技奖、4人作为牵头人荣获长江水利委员会青年科技奖。 团队主要围绕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过程、规律、机理、模型模拟等方面,开展水力、冻融、重力等侵蚀类型的水土流失机制研究,同时致力于水-沙-养分输移多过程耦合的治理技术体系与治理模式研发。围绕长江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在长江源区、三峡库区、南水北调水源区、石漠化区、紫色土区、红壤丘陵区等典型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开展区域生态环境演变机制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区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高寒地区生态适应性保护、河湖岸坡生态修复、生态工程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 室主任:黄金权
  • 副主任:钱峰、孙宝洋
  • 山洪灾害研究团队
  • 现有在编职工11名,在编职工中拥有正高资格人员2人、副高资格人员4人;博士研究生学历6人,硕士研究生学历5人。山洪灾害研究室开展山洪地质灾害致灾机理与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工程治理及应急抢险、信息与决策支持等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等工作。业务范围涵盖山洪灾害防治基础科研、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山洪灾害防治信息化、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复核率定、农村基层洪涝灾害调查评价、山洪灾害防治国际化业务等。涵盖水利工程、防灾减灾、水文水资源、地质环境、水生态、测绘、遥感等多个专业。

  • 室主任:董林垚
  • 副主任:范仲杰、张长伟
  • 土壤环境与生态工程研究团队
  • 现有在编职工14名,拥有正高职称人员2人、副高职称人员10人;博士研究生学历4人,其中博士后1人。主要从事流域及区域尺度水土保持规划(区划)、区域及工程生态环境修复、水土流失生态防治、面源污染调控、城市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研究。业务范围涵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含监督性监测)、监理、弃渣场稳定性评价、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创建等技术咨询服务。

  • 室主任:蔡道明
  • 副主任:张文杰
  • 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研究团队
  • 现有在编职工14名,拥有正高职称人员2人、副高职称人员12人;博士研究生学历4人,其中博士后1人。主要从事城市水土保持与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等相关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重点开展城市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措施研发与优化设计、弃渣资源化利用、智慧监测与监管、生态环境效应、投资定额等研究,并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设施验收、监督检查(现场检查、遥感建管、验后核查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第三方评审等业务领域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 室主任:王志刚
  • 副主任:刘晓路、牛俊
水土保持研究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黄浦大街289号长江科学院科创大厦 电话:027-82926559 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