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丽,女,汉族,1965年10月生,安徽绩溪人,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2006年3月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岩土工程专业毕业,博士。现任长江科学院副院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致力于解决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主持或参与完成了三峡、乌东德等40余个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边(滑)坡、地下厂房等岩体工程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支护设计优化等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引大济湟、引汉济渭、滇中引水等多项重大引调水工程深埋隧洞的围岩灾害评估、预测及控制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6项以及国家重点水利水电工程科研课题150余项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及一等奖9项,出版专著1部及合著4部,发表论文1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5项等,编制行业标准及团标5项。指导培养研究生30余名。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抽水蓄能行业分会理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编委等。
邮箱:dingxl651010@163.com
李端有,男,汉族,1965年7月生,湖北鄂州人,工学硕士,正高级工程师(二级),硕士生导师。1991年7月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工学硕士。现任长江科学院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水利部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
主要从事水工程及其他岩土工程安全评估理论和方法、安全监测技术、岩土力学数值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公益研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水利部基金20余项,国家重点工程科研、生产课题70余项,主笔编写成果报告60余份,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3部,获省部级奖励4项。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土水工混凝结构隐患病害检测与健康诊断研究”子题负责人,开展了拱坝位移反分析及变形监控指标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部面上项目“基于“3S”技术的滑坡动态监测、预警技术研究”、水利部“948”计划技术创新与推广转化项目“分布式光纤热渗流监测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水下爆炸冲击作用下拱坝结构损毁模式的离心试验及数值模拟”、水利部社会公益行业研究专项课题“水库大坝反恐安全防护标准及技术研究”研究工作。作为课题第一完成人和专题负责人,完成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课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及集成研究与示范”研究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重大水利工程大坝深水检测及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项目第二课题“极端条件下大坝安全诊断与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工作。主持研发生产的CK系列大坝安全监控智能设备及大坝安全监控预警云平台软件等5项新产品获得了水利部推广中心新产品推广证书、十多项专利(发明专利3项)、20余项软件著作权、岩土仪器生产许可证以及湖北省楚天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并在国家重点骨干工程中大量推广应用,形成产学研一体的研究成果和技术产品。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20名。2009年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长江委级人选。
兼任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水利学会理事,电力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大坝安全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江科学院院报》及《大坝与安全》编委。
邮箱:lidy@mail.crsri.cn
李家正,男,汉族,1970年3月生,湖北京山人,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2007年12月武汉大学水工结构专业博士毕业,工学博士。现任长江科学院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水工建筑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工作。主要包括: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掺合料、工业废渣、水工高性能混凝土、水工抗冲耐磨混凝土、建筑物混凝土病害修补材料与技术研究与应用。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水利部“948”项目、水利行业专项项目等10余项。主持完成三峡、南水北调、隔河岩、溪洛渡、白鹤滩、索风营、构皮滩、沙沱、锦屏、丹江口、藏木、大古、苏洼龙等国家重点水利工程科研课题30余项。编写完成科研生产报告40余篇,撰写出国考察报告1篇,撰写学术专著2部,译著2部,编写规程规范9部,获得发明专利7项,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EI收录20篇,ISTP收录16篇。获长江水利委员会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指导培养研究生4名。
兼任西藏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分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委员。
邮箱:lijz@mail.crsri.cn;16599593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