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河流所 [作者]:孙立霞 [发布时间]:2025-09-30
9月28日,长科院举办2025年第五期“长江智汇”——海外专家讲堂学术交流活动,特邀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教授吕喜玺来院讲学,长江委国科局副局长李中平参加讲座。
会上,吕喜玺作题为“Rethinking Reservoir Dead Storage: Toward Sustainable Sediment Management in Asian River Basins”的学术报告,报告深入评估了现代泥沙管理中死库容的作用,并结合亚洲主要河流长江、黄河和湄公河的案例研究展开讨论,提出应重新审视部分大坝设计中的较大死库容,倡导减小死库容以利于流域泥沙管理。在交流环节,吕喜玺逐一解答了与会人员的提问,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并就水资源信息共享、澜湄研究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希望在澜湄研究方面与长科院有更多合作。
吕喜玺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教授,在河流地貌学方面拥有丰富的研究和教学经验。主要研究黄河、长江和湄公河等亚洲大河的河流水沙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及驱动机制,并开创了亚洲水体(河流、湖泊和水库)碳循环研究。曾联合组织一系列关于亚洲大河的研讨会,并作为《Quaternary International》期刊关于亚洲大河的客座编辑之一,参与出版了10本专集。目前是《Singapore Journal of Tropical Geography》联合主编、《Hydrological Processes》副主编以及《Earth Surface Processes & Landforms》编委。在河流地貌学和河流科学领域发表论文250余篇。曾荣获世界泥沙与侵蚀研究协会泥沙研究杰出贡献奖、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AG)地貌研究卓越奖、世界前2%科学家(斯坦福大学排名)等国际荣誉与奖励。
长科院国合处有关人员,河流所相关负责人、技术骨干和研究生30余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