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科研处 [作者]:邓扬 [发布时间]:2025-08-13
8月12日下午,水利部长江江源区水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长江江源站)和湖北丹江口引调水工程生态环境效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丹江口站)首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武汉会议中心召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贵瑞,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一级巡视员倪莉,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胡甲均,
长江水利委员会国际合作与科技局局长王迎春,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处长张智及野外站学术委员会委员等50名领导、专家出
席会议。长江科学院副院长杨文俊、姚仕明参加会议。
会议第一阶段由杨文俊主持,举行丹江口站授牌仪式,宣读长江江源站以及丹江口站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及站长、副站长名单并颁发聘书。倪莉、胡甲均、张智会上致辞,对长江江源站及丹江口站的学术委员会成立表示祝贺,并就两站未来的建设提出期望与要求。
倪莉指出,野外科学观测是水利科技创新基石,长江江源站是长江源头关键观测节点,丹江口站肩负“净水北送”使命。两站需强化使命与需求导向,完善观测体系和人才建设,发挥学术委员会作用,健全管理机制与数据共享,建成水利科技创新高地。
胡甲均强调,野外站是水利科技创新重要组成和长江保护治理基础,两站建设及发展关乎长江生态安全与南水北调供水安全,希望两站聚焦长期观测、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建强人才队伍,推动资源共享与跨学科合作。长江委将立足职能职责,积极统筹协调,加强协同协作,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
张智表示,湖北省科技厅对两站未来发展寄予厚望。湖北科研基础扎实、创新氛围浓厚,希望两站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融入湖北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合作。科技厅将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助力建设成为生态环境研究领域的重要力量。
会议第二阶段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于贵瑞主持,长江江源站和丹江口站分别汇报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与会专家围绕两站建设规划、研究方向等展开咨询讨论,并提出宝贵意见。
于贵瑞指出,两个野外站的高质量发展需明确科学规划。发展定位上需兼顾行业使命与科研责任,同步提升管理水平;研究方向选择上要精准对接国家站学科方向,契合发展需求;基础研究工作要以科学问题为核心,统筹长短期目标;系统构建上要强化站点布局科学性,形成有机观测体系;管理机制需探索协同发展模式,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此次会议为两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规范化建设与长远发展明确方向,将有力推动长江江源区水生态系统保护及丹江口引调水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