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水利要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

[稿件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3-05-26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主要内容如下。


目录

  一、规划基础

  (一)发展现状

  (二)形势要求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主要任务

  三、国家水网总体布局

  (一)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

  (二)畅通国家水网大动脉

  (三)建设骨干输排水通道

  四、完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

  (一)实施重大引调水工程建设

  (二)完善区域水资源配置体系

  (三)推进水源调蓄工程建设

  五、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

  (一)提高河道泄洪能力

  (二)增强洪水调蓄能力

  (三)确保分蓄洪区分蓄洪功能

  (四)提升洪水风险防控能力

  六、完善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体系

  (一)加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

  (二)加快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三)推进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

  七、推动国家水网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安全发展

  (二)推动绿色发展

  (三)加快智慧发展

  (四)统筹融合发展

  (五)完善体制机制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

  (二)加强组织实施

  (三)加强政策保障

  (四)加强科技支撑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做好国家水网顶层设计,编制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规划期为2021年至2035年。


一、规划基础

(一)发展现状

  国家水网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水利建设,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成功战胜了数次特大洪水和严重干旱,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新时代构建国家水网奠定了重要基础。

  纵横交织的自然河湖水系网络,为国家水网建设提供了天然条件。河湖水系是水流的载体,具有行蓄洪水、排水输沙、供水灌溉、内河航运、水力发电、维护生态等多种功能。我国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45203条,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2865个。河湖水系相互交织,形成复杂多样的河网格局和生态系统,成为国家水网的重要本底条件。

  规模庞大的水利设施,为国家水网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我国已基本建成防洪减灾、城乡供水、农田灌溉等水利工程体系,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国之重器发挥巨大效益。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库9.8万多座,总库容9000多亿立方米,水资源调控能力约30%;5级及以上堤防约32万公里,保护了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经济区;建成大中型灌区7330多处,